時間:2022-08-09 預覽:
假如你是一名工人,商品生產是你的責任;假如你是一名教師,教書育人是你的責任;假如你是一名醫生,救死扶傷是你的責任。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,是做好應該做好的工作,是承擔應該承擔的任務,是完成應該完成的使命。而責任心就是一種精神,是一種品質,是一種愛;正如文學家歌德所說:“責任心,就是對自己要去做的事情的一種愛?!?/p>
有這樣一個故事:有個人來一個公司應聘,經過交談,公司老板覺得這個人實在并不適合他們公司的工作。因此,他很客氣地和這個人作別。這個人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,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來的釘子劃了一下。這人順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鎮紙,把跳出來的釘子砸了進往,然后和老板作別。就在這一刻,老板忽然改變了主意,他留下了這個人。事后,這位老板說:“我知道在業務上他也許未必適合本公司,但他的責任心的確令我欣賞。我相信把公司交給這樣的人我會很放心?!?/p>
每個人的崗位不同、分工不同,所擔負的責任有大小之別,但要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、精益求精,卻離不開強烈的責任心。有了責任心才能敬業,自覺把崗位職責、份內之事銘記于心,知道該做什么、怎么去做;有了責任心才能盡職,一心撲在工作上,有沒有人看到都一樣;有了責任心才能進取,不因循守舊、墨守陳規、原地踏步。
在我們的工作中,同事之間總難免會有摩擦,也許因為一位同事的粗心,使工作不能盡快完成;也許因為意見的不統一,工作不能得到正常的開展;也許因為一個部門不能按時完成工作,使所有人不能按時下班等。當這些情況出現時,人們會很不愉快的互相埋怨。何不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。共事是一種緣分,面對他人的失誤為何不給予一次鼓勵,讓他擁有再次嘗試的勇氣?面對工作效率低的同事,為何不幫他分擔一部分的工作?他定會懷一顆感激的心。當因工作意見不統一時為何不這樣想?不統一的意見說明大家都在努力為取得成功而做了充分的準備。取長補短,相互合作才是成功的關鍵。一個團體要相互理解,對待他人充滿愛心,相互指導學習,互幫互助才會變得強大。這也為自己營造了一片快樂的氛圍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相互的,不要等待他人先給予寬容與理解,應首先付出。這樣才可以做一個有親和力的人,才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,得到所有人的認可,才能成為工作崗位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泰戈爾說過:“愛是理解的別名?!崩斫鈩e人是一種美德,是一種君子的雅量。理解是一種潤滑劑,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;理解是人生宴席上的調味品,有了它,人生才有滋味;理解是生活之舟上的一盞燈,照亮了別人也照亮了自己。
一個企業的發展,需要無數的責任心和理解,只有大家都“以企業為家,以同事為親”,我們的企業才能基業常青。